
目錄:
☀清明介紹:
清明,在每年國曆四月五日左右,天氣逐漸和暖、花草樹木開始萌芽茂盛、大地呈現氣清景明的現象、顯得一切清爽明媚、因此便以「清明」為節名。
清明節也是二十四節氣中、唯一即是民俗節氣又是氣象節氣的「節」。
☀清明習俗:掃墓祭祖、插柳戴柳、拔河
宋代普遍在清明節掃墓祭祖。直至今日,人們仍保存了清明節前後掃墓的習俗。
上墳掃墓、吃潤餅吃粿子的食俗是祭祖緬懷先人的活動,同時寄以代代子孫興旺的心願;插柳戴柳、放風箏、拔河和頒賜新火都帶有禳災迎福的意涵;盪鞦韆、春遊踏青遊憩交誼,充滿春陽和煦喜悅之情。
中國傳統文化中多樣的清明節俗活動,在春光和煦、萬物欣欣然中開展,於身心靈等生命的層面都展現了充實又豐富的內涵。
☀清明時節:飲食建議-燒酒雞、丁仔粿、吃潤餅
民間則依閩南、客家、外省等不同族群的後裔與地方風俗有差異,但基本上大同小異,如閩南人以豬為主,客家族群會另外準備年糕、粄條等米食。 台中以南的民眾,清明會吃潤餅,主要是因為清明與寒食節僅差兩、三天,後來兩個習俗逐漸合併之故。
漳州人的古清明農曆3月3日,會另外準備象徵添丁的丁仔粿。
客家人平時節儉,所以節日會格外豐盛,以桃竹苗的客家人來說,封肉豬腳、蘿蔔糕,客家的燒酒雞,一定會在桌上看到,是近乎辦桌的豐盛感。
☀清明禁忌:
1. 掃墓要下午五點前完畢:
掃墓要記得早上9:00-下午3:00最好,因為是陽氣最重的時刻,在這個時候拜拜不容易卡到陰,17:00後為陰陽交界時間比較容易遇到不潔之氣。
2. 掃墓完不宜直接回家:
掃墓完切記不要直接回家,容易將穢氣與陰氣帶回家,建議掃墓完到附近熱鬧的地方走走再回家。
3. 清明當天生日者不要掃墓:
清明當天生日的人為喜氣,因此當天生最好避開以免沖煞,若真的想去掃墓,建議帶艾草去拜拜!
☀清明養生推薦:
裡面成分包含艾草等避邪青草,不只適合小朋友受驚,也可以出入特殊場合時淨洗,攜帶在身上有驅蚊效果。
內含艾葉、紅花,可以先加入1000cc水中煮沸,取其汁液倒入浴缸中泡澡,有助舒緩肌肉、放鬆心情、幫助睡眠。
膳食纖維含量是減重聖品花椰菜的3倍,不含咖啡因,不論冷飲、熱飲皆可,是四季養生聖品上班出門都攜帶方便好沖泡。
⚠️此文章為教育使用,僅提供讀者參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