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https://img.shoplineapp.com/media/image_clips/63061febac473c001098c739/original.jpg?1661345771)
☀處暑介紹:
處暑,在每年國曆八月二十三日左右,秋意漸濃,中國有「處暑寒來」的諺語,說明夏天的暑氣逐漸消退,由熱轉涼交替變化的節氣。
「處」含有終止的意思,「處暑」表示炎熱暑期即將過去。夏季結束,就意味著秋季的開始。
處暑時期,氣候逐漸乾燥,身體裡的肺經當值,應多喝水,保持肺部與呼吸道的正常濕潤度,並注意保暖,預防感冒!
「處暑」在白天依舊高溫炎熱,入夜後漸感涼快,然而,此時的氣候轉變容易讓人感到疲倦。
因此,不少人會出現「秋乏」,即感到四肢乏力、容易昏昏欲睡等症狀,是因為夏天所累積的暑濕之氣,尚未被秋氣完全驅散,體內殘留的暑濕入侵脾胃後,造成「暑濕困脾」的現象。
☀處暑習俗:中元節、搶孤
慶贊中元的民俗活動,俗稱「作七月半」或「中元節」。
從七月初一,為開鬼門的儀式,直到七月底關鬼門止,都會舉行普渡佈施活動。
「搶孤」活動的由來,首次出現是在清朝年間,所謂「孤」,是指救濟孤貧的物品,在傳統習俗中,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普渡後,會將祭拜的用品發給孤貧,因此普渡的祭品也稱作孤品,不過在分發孤品的時候常常發生爭搶推擠,才設計出「豎孤棚」的比賽方法,來爭取孤棚上的物品。
「豎孤棚」的比賽辦法,是由四根約十三公尺的原木作為支柱來架設孤棚高台,棚上放置祭品,原木塗上牛油,參賽的四組人於開賽炮聲響起後,各施所能爭取最快的時間登上高台,最快登上的隊伍可獲得棚上的物品。
☀處暑時節:飲食建議-銀耳、蓮藕、芝麻、蜂蜜
處暑屬早秋,飲食應以清淡為主,可選擇性質滋潤的食材來做保養,例如:銀耳、蜂蜜等食物,或吃酸味的食物可助於生津潤肺,例如:烏梅、果乾。
此外,也很重視睡眠,需要調整作息,提早入睡,才會有足夠的睡眠,能增加身體的抵抗力,有助緩解處暑帶來的不適!
☀處暑禁忌:
1. 少吃辛辣燒烤:
辛辣的食物,會加重體內的燥邪之氣。
2. 少吃炸物:
食用炸物會增加腸胃負擔,像脾胃功能較弱的人,盡量少食。
3. 晚上避免熬夜:
需早睡早起,儲存元氣,才能擁有好精神。
☀處暑養生推薦:
內含菊甙、氨基酸、黃酮類及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。
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、銀耳多醣,而且是天然的植物膠質。
⚠️此文章為教育使用,僅提供讀者參考。